“有人稱是沒有標準等客觀因素所致,我并不認同?,F在無論是‘國標’還是‘團標’,體系越來越規范、健全。”在耿博看來,LED產品質量“堪憂”的背后,跟企業缺少自律有很大關系。
耿博透露,行業內經常有這樣的怪相,即企業往往挑選最好的產品去檢測中心做測試,但到流通市場銷售時則可能會以次充好。“這種主動驅動的行為不是靠客觀標準規范就能避免的,必須依靠行業加強監管和企業自律,才能根本性扭轉。”
耿博表示,對于一些知名企業經常被點名的情況,因為不了解真實情況不好評價。但他也指出,“很多品牌知名度較高企業,主要依靠代理商銷售,而行業也曾出現過代理商找小企業貼牌,然后與正規產品一同銷售的情況。”
廣東省照明電器協會副秘書長劉俊對本報記者表示,一些大品牌的照明產品可能有些并非自己生產,而是借助OEM。“國內的OEM又區別于國外的,國內往往很難監控到整個生產流程,可能會導致產品品質控制不到位的情況發生,這也是目前照明行業面臨的一個巨大問題。”
下一篇:沒有了